[ 悄悄話 ]
- 孽子「Niie」
- Apr 20, 2021
- 1 min read
很經常想這個問題,就是爲什麽做後期.
最近就經常想到這個問題.

花了很多時間, 但是能得到的回應很少, 很多時候會想, 真的有人在聽嗎?
真的有人喜歡嗎, 是不是我做得不夠好,是不是我所做的已經不是別人喜歡的.
就這樣會想很多.
然後沉寂一段時間之後, 又再回去開始做後期.
然後再循環.
其實真的很累了.
我覺得我已經沒法再繼續堅持下去了.
也沒有信心了.
但是又往往很不甘心, 如果是一部流量很足的劇,
往往看到的回復都是喊著cv的名字, 又或者是原著本身很紅的關係.
反而看不到作品本身的好與壞.
所以我希望能做的劇不會看流量,只希望別人能看到作品本身.
但是大部分時間, 沒有流量就等於無人問津.
又回到那個問題.
小眾, 就該死嗎?
沒有人聽的作品,
它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
不了解别人,首先我个人接触广播剧时间不长,没怎么听过商剧,网剧也没有太多精力去补课,优先倾向全一期或几期完结的…知道《婵女》大概是在去年秋冬在常佑直播间听他唱该剧主题曲,大赞这是一部好剧,直到今年第二季上线,也还没来得及听第一季,所以也就没开启追第二季…我个人是拖延和强迫症患者,如果很重视的,就不会轻易随便一听一过,还是想尽量找时间静心听、认真留言,就是这样可能就无法配合商剧在宣发期即时地增加热度(不了解商剧完结后是不是热度就不重要了?只有宣发期才有用?)
来留言前,特意去看了下第一季与第二季猫耳评论区的热度对比,的确第二季评论数差了很多,难怪孽子会困惑…我说下个人的分析:(1)第一季在2018年,当时应该是猫耳一家独大正最红火时期吧?近两年其他APP也开始推剧,听众分流。隔了2年多出第二季,势必会走失掉部分听众。(2)平台多了,商剧繁荣了,同一档期听众的网/商剧选择更多,相较之下BG剧的受众就更会被挤压,可能现在留下来的除了是原著党就是被孽子养叼了耳朵的听众。(3)近一年多由于疫情,可能许多听众也活得不轻松、忙于生计,即时有听剧的乐趣安抚,是否也会少有兴致和精力留言了呢?只是默默地听完了…以上是我的一些猜测。
2021.04.03那天在克拉直播,要十分感谢西美同学的提问,让我们以《警官》为例了解到优质后期所下的琐碎功夫至何地步!用心考究叹为观止!我想孽子再有机会参与谈话类直播或完结FT之类,应该多分享这类幕后故事,其实很多听众感兴趣、想学习和了解更多的,爱听剧的人就会好奇那些声场究竟是怎么搭建的,后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同时也让所有受众更懂得如何去欣赏、珍惜和尊重,这没什么好遮掩和害羞的。
曾看到弄弄老师发博说过,什么时候平台会有广播剧可以按编剧、后期等士大夫搜索排列的功能?这个应该也是许多听众包括我自己在内会期盼的功能。我想这需要中抓士大夫们(必要时听众协同)联合去向平台倡议和推动吧~ 其实很多听众提到孽子都会说是S级的,是质量的保证,这都是我私下看到的留言,但就未必人人会在你眼前发出听后感咯,也不是吝啬溢美之词,就是各样因素的一个综合结果,让你感觉看不到反馈…
所以,孽子不要因为一部商剧的热度下降而对身产生怀疑、失去信心,你是最棒的!有口皆碑!
最后一点,不论有没有流量、原著红不红,听众喊得最多的就是CV,这是目前中抓现状不争的事实,就好比看偶像剧布景灯光再美,观众最先喊得还是演员好帅!这是剧粉声控的直观感受,CV确实像偶像剧演员一样自带流量的,他们是听众直接的情感寄托标的,会更狂热。三次元都追爱豆,没人追编剧和导演吧?但其实听众没有听过CV们干音,无法想象他们去掉后期加持后的声音表现力会失色多少,一部剧的成功当然是剧组团队整体的成功,只不过由CV更多的代为接收了赞扬。今后孽子再听到自己做剧的CV被夸,就大方的当是夸自己呀! 听剧说到底还是一个放松娱乐,多数人不会深究和上升到艺术讨论的高度去全面评价一部剧的方方面面,更多就是快餐式的简单直接地夸一下好棒,但也请你相信那是真心的夸!自己私下看完一部好的电影也不大会去认真写一篇全方位的观后感吧,但感动与思考在心中。
所以,不要认为听众看不到作品本身好坏,也不要以为没有流量的作品就没人欣赏。
小众是相对的,但它永远有受众,流传下来就有人听、就有能量传递、就有意义。孽子做剧坚持自己的审美没有错,你会吸引到和你审美接近甚至一致的人,这会比较开心吧~ 虽然说“选择了后期就要耐得住寂寞”这样的话似乎很站着说话不腰疼,但只要还愿意继续玩耍下去,就不能钻牛角尖啊…
最后,我看孽子就是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责任心强心思重,被商剧压得喘不过气了…依旧做到自己标准漂亮地完结它吧!然后赶快让自己好好歇一歇,恢复之后再考虑重投网配的怀抱,无逼迫感地肆意玩耍呀!😘🌷💛✨